当前位置:首页 > 决策信息 > 2015年上半年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报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15年上半年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报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日期:2015/10/12 来源:贵州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点击数:1936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今年上半年,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,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全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,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,完善创新创业环境,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主动适应新常态,围绕“两条底线”,夯实发展基础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呈现了平稳较快增长,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。 一、总体情况 由表1可见,2015年上半年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90亿元,同比增长17.9%,完成全年高新目标(2500亿元)的51.6%,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其他指标也同步得到了较快发展。 表1 2015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情况
数据来源:贵州省统计局、贵州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二、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产值均呈上升趋势。由图1可见,规模排前三位的产业主要为装备制造业、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产业以及化工产业,产值分别达到463.41亿元、206.2亿元和187.1亿元;增速排前三位的主要产业为电力产业、节能环保产业和有色产业,其增速分别达70.3%、41.7%和35.8%。
(一)电力产业: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0.56%,同比增长70.3%,主要由于上半年风力发电增长70.3%所致。 (二)煤炭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.06%,同比增长1.1%,主要因为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(再开发、综合利用)和其他煤炭采选(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)分别同比增长0.9%和8.9%所致。 (三)化工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4.50%,同比增长7.4%,其中炼焦(焦化清洁化技术)、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分别同比下降86.8%、22.1%,而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、氮肥制造(清洁生产)、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、塑料薄膜制造分别同比增长157.0%、69.9%、62.3%和58.2%,拉升幅度较大。 (四)装备制造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35.92%,同比增长20.5%,其中电动机制造、金属压力容器制造、其他专用设备制造(机器人)、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分别同比下降63.1%、55.3%、42%、38.8%,而计算机零部件制造、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、假肢和人工器官及植(介)入器械制造、生产专用车辆制造、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分别同比增长631.8%、311.3%、225.3%和148.4%、114.5%。 (五)冶金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.23%,同比增长14.5%,其中钢压延加工(贵钢、水钢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)同比下降87.8%,而黑色金属铸造、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、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分别同比增长60.9%、21.6%和19.1%。 (六)有色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3.86%,同比增长35.8%,其中金矿采选(金矿尾矿再开发利用)、铜压延加工分别下降50.2%、12.4%,而有色金属合金制造(高端铝合金)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,同比增长190倍。 (七)建材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.40%,同比增长21.4%,主要因为轻质建筑材料制造、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、特种陶瓷制品制造分别同比增长57.0%、56.9%和28.0%所致。 (八)节能环保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0.67%,同比增长41.7%,主要因为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、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、污水处理及其再利用分别同比增长63.2%、36.1%和27.8%所致。 (九)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产业: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5.98%,同比增长12.8%,其中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、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分别下降27%、7.9%,而中药饮片加工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、生物药品制造、保健食品制造、中成药生产分别同比增长106.4%、64.8%、59.3%、26.2%、10.5%。 三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由表2可见,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不均,2015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有贵阳市、遵义市、黔南州、安顺市和毕节市,其中,贵阳市、遵义市和黔南州的产值之和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近74%;增速排前三位且达30%以上的是黔东南州、毕节市和遵义市,六盘水市则是唯一负增长的地区,为-9.1%。 表2 2015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情况
注:由于存在跨区项目,各市(州)加总不等于全省数。
(一)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贵阳市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,2015年上半年其产值占全省的比重高一半以上。由表3可见,贵阳市高新技术主要产业产值均过亿,规模最大的是医药制造业,产值120.34亿元,同比增长8.8%;其次是化工产业,产值86.92亿元,但同比下降0.6%。
表3 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注:1.统计口径为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;2.增速按当年价格计算。(下同)。 贵阳市所辖10个县(市、区)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过亿,规模最大的是花溪区,产值近130亿元,同比增长17%;南明、乌当、白云、观山湖、开阳、息烽产值同比增长,云岩、清镇、修文同比下降。 (二)六盘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与上年同期相比,六盘水市高新技术产值从全省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,占全省的比重也从3.73%下降2.90%。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4,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过10亿,医药制造业、节能环保、电力产业同比增长都在50%以上。 表4 六盘水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六盘水市所辖4个县(市、区)中,盘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.54亿元,同比增长7.5%,钟山区、六枝特区产值同比有所增长,水城县同比下降。 (三)遵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遵义市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第二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13.65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5,其中装备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、建材产业和冶金产业产值过10亿元,且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2.5%。 表5 遵义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遵义市所辖的14个县(市、区)中,红花岗区、遵义县、汇川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48.78亿元、43.9亿元、33、72亿元,同比增长13.22%、104.9%、11.2%;绥阳县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、凤冈县、习水县、赤水市产值同比增长,桐梓县、湄潭县同比下降,正安县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、余庆县、仁怀市产值为零。 (四)安顺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安顺市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第四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7.69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6,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达43.58亿元,节能环保同比增长73.7 %。 表6 安顺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安顺市所辖6个县(市、区)中,西秀区、平坝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38.26亿元、19.64亿元,同比增长14.7%、5%;普定县产值同比增长,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同比下降,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产值为零。 (五)毕节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毕节市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第5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.53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7,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达39.44亿元,冶金产业、电力产业、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80.4%、52.8%、46.7%。 表7 毕节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毕节市所辖8个县(市、区)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同比增长,其中产值最高的七星关区达36.34亿元,其次是赫章县达20.11亿元;最低的织金县为0.28亿元。大方县、黔西县、金沙县、纳雍县同比增长100%以上,分别为201.8%、166.7%、118%、179.2%。 (六)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铜仁市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末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.03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8,其中产值最大为装备制造业达7.57亿元;建材产业增长最快达62.2%;有色产业下降最快达70.3%。 表8 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铜仁市所辖10个县(市、区)中,玉屏侗族自治县产值最高,达7.41亿元,同比增长61.1%;江口县、石阡县、思南县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、德江县产值同比上升,碧江区、万山区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、松桃苗族自治县同比下降。 (七)黔西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黔西南州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第六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.54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9,其中产值最大为有色产业达33.13亿元;化工产业、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08.9%、58%。 表9 黔西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黔西南州所辖10个县(市、区)中,贞丰县产值最高,达24.97亿元,同比增长9.9%;兴义市、兴仁县、望谟县、安龙县产值同比上升,册亨县同比下降,普安县、晴隆县产值为零。 (八)黔东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黔东南州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第七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.36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0,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最大为22.14亿元;有色产业、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50.2%、43.5%,节能环保业同比下降27.3%。 表10 黔西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黔东南州所辖16个县(市、区)中,凯里市产值最高,达15.39亿元,同比增长39.1%;其次是丹寨县,达10.34亿元,同比增长36.9%;施秉县、三穗县、岑巩县、天柱县、锦屏县、麻江县同比增长,台江县同比下降,黄平县、镇远县、剑河县、黎平县、榕江县、从江县、雷山县产值为零。 (九)黔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5年上半年,黔南州高新技术产值居全省三位,占全省的比重达8.66%,高新技术主要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1,其中装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产值最高,分别达41.18亿元和27.93亿元;各产业均同比增长,电力产业、建材产业、化工产业最快,分别达92.8%、71.6%、60%。 表11 黔南州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亿元)
黔南州所辖12个县(市、区)中,惠水县、龙里县产值分别达23.32亿元、23.22亿元,长顺县达10.48亿元;都匀市、福泉市、贵定县、独山县、罗甸县、瓮安县同比增长,平塘县同比下降,荔波县、三都水族自治县产值为零。 四、小结 虽然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,但总体上与发达省区相比基数还很小,存在科技型企业总量少,核心技术专利不多,传统领域所占比重过高,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较弱,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,因此,我们应该通过加快高新区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建设,积极鼓励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高校联合建设创新研发平台,加快中小企业的培育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,推进高新领域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措施,推动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快速持续增长。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部 |